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商业资讯 >正文
暑期档观察之三|为什么这几部电影不如预期

2023-08-20 13:57:39     来源 : 凯迪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实习生 王一菲

今年的暑期档无疑是令人惊喜的,类型丰富、质量上乘的国产电影成为了电影市场的主力军。8月17日19时21分,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超177.78亿,打破2019年创下的中国影史暑期档最高票房纪录,更有4部影片票房突破20亿,创中国影史暑期档新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些“头部”电影不仅叫好又叫座,更是引发观众热议,成为热点话题。

当我们在为优质电影作品的成功而欢欣鼓舞时,值得注意的是,更火热的档期往往意味着更激烈的厮杀。但在热热闹闹的暑期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电影不及预期。纵观这些“失利”的电影作品,不难发现它们都存在一个通病:套路化。

何为套路?作为曾经的网络流行语,“套路”中的“套”指的是“圈套”、“老套”,泛指在潜移默化之中约定俗成的某种规范和模式。在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的创作中,“套路”曾一度成为制胜的法宝。

譬如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就被视为商业叙事准则,其中故事的结构、主角的性格、主题的呈现都有相对固定的章法和模版,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观众的好奇与共鸣。为保险起见,部分电影投资者与创作者会套用已经经过了市场检验的程式,如此反复,最终成为了司空见惯的“套路”。

这种沿袭既定模式的“偷懒”可以得一时之利,却不能长久,一旦观众失去了新鲜感,“套路化”电影就会惨遭“抛弃”,而这正是今年暑期档中部分电影不如预期的原因所在。

《别叫我“赌神”》有周润发坐镇,6月21日上映至今勉强过四千万,其中还有3800万左右的票房是在上映首周内收获的,这意味着在第一波观影后几乎没有口碑发酵,也就无法吸引后续的观众入场。

影片中,由周润发饰演的赌鬼在照顾前女友的儿子时,发现这是自己的亲儿子且患有自闭症,于是二人相互救赎,走向新的人生。这种浪子回头是岸、父子相依为命的故事给观众的“既视感”太强,在豆瓣评论中被评价为:喜剧版《海洋天堂》,父子版《雨人》、跑步版《阿郎的故事》。

《扫毒》系列从2013年开启,2019年的《扫毒2》曾豪取13.12亿票房。今年暑期档的《扫毒3:人在天涯》带着大卡司、大制作、大IP强势归来,但上映超过一个月,票房才勉强过了2.8亿,远不及前作。

到了《扫毒3》,导演放弃了原有警匪片打动观众的剧情优势,死磕动作戏、爆炸戏,反而顾此失彼。此外,演员阵容也缺乏新意,有观众戏称现在的港片就是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郭富城、刘德华这几个名字放在一起排列组合。目前活跃在银幕上的香港影星仍是三十年前的那一批,让观众难免不喜新厌旧。

另外,这个暑期档表现最令观众大跌眼镜的当属《超能一家人》。

作为“头部”喜剧厂牌开心麻花的新作,《超能一家人》在上映前被赋予了极大的期待,猫眼想看人数超过了100万,业内预测票房超过15亿。影片在上映首日也是一举拿下当日票房冠军,随后口碑急转直下,豆瓣评分跌到3.9分。有网友犀利地评价:“这可能是过去20年最差的一部麻花电影,但不要是未来20年最好的麻花电影。”

从《夏洛特烦恼》开始,开心麻花从舞台剧走向院线电影,产出了《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独行月球》等作品,其中也不乏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作。几部作品大获成功之后,超能力或者反常规的背景设定加插科打诨的段子小品,结尾一个合家欢的大团圆,这一套路屡试不爽,直到在《超能一家人》上“翻车”了。故事情节、人物动机都毫无逻辑、生搬硬套,笑点设置老套烂俗,无怪乎口碑会在一夜之间跌落。

相比于前面几部影片,《热烈》7.2分的豆瓣评分和上映23天超过8.6亿的票房已算成功,但映前业内普遍预期票房能超过15亿甚至冲击20亿。其中固然有档期竞争激烈,《封神第一部》《孤注一掷》前后夹击的外部因素干扰,但更重要的还是《热烈》作为一部体育题材电影的局限性。影片本身结构工整、叙事流畅、人物丰满、主题励志,是一部成熟而完整的商业电影,而选择街舞这个小众体育项目作为切口既彰显了影片的独特性,也反过来成为了束缚。一方面,除了项目是街舞之外,《热烈》的叙事套路和其他体育题材电影没有本质区别:人物是坚韧不拔的,结尾是以弱胜强的,主题是实现梦想的。在观看之前,观众就已经能够预知结局是正面角色的胜利,这就失去了电影叙事抓人眼球的最大依仗——悬念。

另一方面,街舞这项运动在国内兴起时间和影响力都相当有限,除了本身的街舞爱好者,在大众层面基本只有《这就是街舞》系列综艺的的宣传推广。很难让更多观众对影片中的街舞竞技产生共情,同时《热烈》和《这就是街舞》在部分演员上的绑定也让《热烈》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一些观众就会认为《热烈》像是《这就是街舞》的综艺衍生大电影。

这种困境也并非只存在于《热烈》身上,而是体育题材电影的通病。近几年来讲述女排的《夺冠》、讲述乒乓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市场反响皆平平,以至于体育电影到了“不敢拍、不想拍,拍不好、不叫座”的进退维谷局面。

但国内电影市场也并非不接纳体育题材电影,2017年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成为一匹黑马,今年暑期档《八角笼中》也以拳击为前景,以社会为后景,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如此来看,对于体育电影来说,单纯的励志热血故事套路已经落伍,如何将体育竞技与类型元素、社会话题相结合,或许是体育电影破局的突破口。

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套路”并非一个纯粹的贬义词。事实上,电影叙事学发展至今,每一部成功的商业片都是由无数经过市场检验的技巧堆积而成的。

但当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进步,竞争日趋激烈,常规的套路能够保证影片的质量下限,却无法让影片迅速抓人眼球,在厮杀中脱颖而出。

“新瓶装旧酒”或是“旧瓶装新酒”都已经不合时宜,如何用“新瓶装新酒”,是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