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商业资讯 >正文
房地产2.0版本: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

2023-08-09 13:16:14     来源 : 城事堂

互联网大厂,要开始兜底房地产了吗?

8月7日,观察者网查阅企查查信息时发现,

华为在8月3日,成立了东莞棠雅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资料图)

像华为这样的大厂,成立一个公司,也不过是点点头的事情,

不久前马云还搞了个新公司,叫“一米八”,主营智慧农业。

只是,华为的这家东莞棠雅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主营的是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园区管理服务等。

注册资本为15亿元。

15亿元,多吗?

要是搞科技,像光刻机这种,那确实是投沙入坑、不值一提。

但是,搞搞房地产的话,在现在各大地产商都缺钱的情况,

15亿元,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效果的。

不过,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的房地产业务,是对内、不对外的拓展业务。

但是吧,吃瓜群众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

有些是嘲讽的,说科技的尽头,仍旧是房地产。

这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以前房地产风光的时候,皮带哥都去参加两会了,现在虽然不如以前的好日子了。

可如今各种利好房地产的组合拳,是一拳一拳、打出了排山倒海之势。

到底是降龙十八掌,还是七伤拳,尚且未知。

但是房地产这么大的体量摆在那,这种说法也说得通。

毕竟,以前流传一句话:商业的尽头是地产,职业的尽头是编制。

也有一些,是未卜先知的。

别看现在只是对内,可是未来搞房地产,也不是不行啊。

华为当初还说不造手机、不造汽车呢,现在不都干了嘛。

今天,咱们来聊聊,为什么大厂要搞房地产,有什么表现?

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下,大厂兜底房地产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大厂搞房地产,会有什么优势?这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影响?

从过去的操作来看,华为的房地产业务,只是在内部搞。

2017年,华为为了给员工分房,在当时市场价突破3万一平的东莞松山湖,建了人才房,以8500一平的价格卖给员工,还带精装修。

以一套八十平的房子来算的话,3万一平,市场价就要卖240万,

现在8500一平,只需65万,不得不说,这价格在当时算得上是超低价了。

要知道,那时候房地产还是蹭蹭往上涨的时候。

这福利,虽然比不上上世纪的单位分房,但也是非常感天动地了。

其实,科技公司给自己员工建房子,早有先例。

被誉为中国芯片之父的张汝京,二十多年前回国搞芯片。

2000年8月,中芯国际在上海打下8英寸晶圆厂的第一根桩。

次年4月建成投产, 创下全球最快晶圆厂建厂速度的纪录。

2003年,中芯建了6座工厂,一跃跻身成全球第三大代工厂。

同时,为了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张汝京还给员工建了房子, 占地约26万平方米,叫做“中芯花园”。

不仅建房子,还建起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解决了员工子女教育这一大问题。

这种做法,无疑展现了公司对员工福利的态度。

此外,号称要让“兄弟们住上房子”的京东,这几年也在房地产市场上,势如破竹。

从2017年开始,京东在开发房地产的资本支出,合计支出超过326亿元左右。

而在2023年一季度,京东在开发地产支出上,就拿出了54.45亿元。

从体量上看,京东已经是一家中型规模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公司。

京东产发,就是京东在地产领域的核心角色。

目前,京东产发估值超过550亿,在房地产企业中也是占有一席之地了。

2023年3月底,京东产发递交了港股招股书,准备上市IPO。

这边京东准备把房地产业务搞上市,那边腾讯也被爆出了进军房地产。

2023年7月6日,天眼查资料显示,腾讯科技发生了经营业务的变更。

其中,在许可经营项目中,新增“房地产开发经营”。

在一般经营项目中,新增“非居住房地产租赁”。

这个“非居住性房地产租赁”,堂主在之前张核子那期视频里说到过,

张核子也进入到了这个领域。

按道理说,“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针对的是商业、办公、厂房等生产性、经营性住房的租赁业务。

而“城中村统租改造”,则是保障性房源的开发。

但是,在深圳住房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非居住房屋改造成保障性租赁住房。

这样看,网友们猜测说腾讯进军房地产业务,其实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腾讯内部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解释,此次申请补充房地产开发及租赁的经营范围,并非为了开展普遍意义上的地产类业务,而是为了满足正在建设的新园区——大铲湾项目。

从华为的做法来看,腾讯要建立自己的产业园,也是说得过去的。

至于未来,华为也好,腾讯也罢,会不会像京东那样,染指房地产,让我们拭目以待。

堂主在这里提供一个角度,要看清如今房地产的打法,不能再套用以前的思维了。

过去的房地产市场,是粗放的新增市场,这是1.0版本。

打法简单粗暴:就是在全国各地、疯狂拿地,于是能看到各种地王的出现。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精细的存量市场,这是2.0版本。

如果说后面腾讯、华为进入房地产,倒也不出奇。

首先,房地产牵扯太多行业了,并不是简单的拿地、卖地。

上中下游加起来的话,有一说一,还真没哪个行业能跟房地产叫板。

因此,在进入2.0版本的存量市场下,家装、家电、家居,都是可以发力的方向。

前几天,堂主跟广州的一家比较大的房产中介聊天,对方是负责媒介部门的。

她告诉我,现在房子比较难卖,家装会是她们公司下一个发力方向。

当然了,最底层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在我们这做生意,能不能赚到钱,有时候真不是看经济周期,而是看政策。

为了盘活在2.0版本的存量市场,年中的时候,上面出台了好多文件,都指向了同一个关键词:城市更新。

比如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就是城市更新的重点。

而且上面也给了定调,是“改善民生的工程”。

至于这改造的资金,上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这,就给了大厂机会。

为什么呢?

跟传统房地产相比,大厂们的资金比较充足,负债也相对要低很多。

先不说恒大的2.4万亿负债,就说龙头碧桂园。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碧桂园总资产为1.74万亿元,总负债为1.4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2.25%。

来看看总资产相当的阿里。

2022年末,阿里总资产为1.75万亿,其中,净资产有1.12万亿,资产负债率仅为36%。

而腾讯在2022年底,也拿出了“资产总额1.59万亿,资产负债率为48.59%”的成绩单。

要推动城市更新,需要钱的。

现在传统房企,个个勒紧裤腰带,每天喊穷,别说启动新项目了,已经开工的项目,就“保交楼”一条,就够他们操心的了。

进入存量市场的房地产2.0版本,大厂还真的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既然上面说了鼓励民间资本,那么有谁算是民间资本呢?

第一,以张核子为代表的无形力量,自然是角逐房地产存量市场的角色之一。

那么传统房企,就没机会了吗?

其实是有的。

以恒大为例,恒大现在手上的旧改项目有79个,其中大湾区55个,其他城市24个。

但是,恒大没钱啊。

所以,传统地产商手里拿到的项目,大概率会有隐藏的资本大佬进来,分得一杯羹。

第三个能进入存量市场的力量,大厂是有很大的概率。

过去中国首富榜单上,是许家印、王健林为首的地产大佬。

而现在是阿里、京东、腾讯、字节等大厂,纷纷崭露头角。

做首富,是有代价的。不,是堂主说错了。

做首富,是要有当担的。

就拿王健林来说,当时万达地产风光无限的时候,王健林还得给某个地方,一年拿出几个亿,来盖猪场呢。

说实话,有些任务,真派到你身上了,你不完成,也得完成。

话说回来,大厂进入房地产,就真的没有优势了吗?

还真不一定。

前面我说了,对于存量房地产市场,上面的定调是改善民生的工程。

那么改造后,比如一点,引入“全智能”家庭住宅的概念,这不正是改善民生,且是大厂擅长的吗?

如今的地产江湖里,躺平的躺平,挣扎的挣扎,保交楼的,在保交楼。

这都是1.0版本、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而接下去的房地产,概念大约会是创新发展模式。

进入2.0版本,若有大厂的入场,引入新的力量,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当初在出行领域,阿里和腾讯大战,为争夺网约车市场,大力烧钱,上了刺刀,见了红。

那时候,堂主打车,三公里的路程,只需要几分钱。

若真到了那个时候,大厂之间会不会为了抢夺租房客,再现当年的大战情景?还真的很难说。

要知道,当年大厂之间的掐架尺度,那是相当的大,是真拿出真金白银来玩的。

只是,这种玩法要放在房地产市场、走市场竞争的话,

谁都不知道,能被容许的弹性边界,在哪里。

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