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商业资讯 >正文
红楼珠玉-绝美点翠 今日视点

2023-05-12 19:41:04     来源 : 哔哩哔哩

本文节选自化妆师杨树云的《指间风月 面上文章》128-171页

头饰是古典妆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年拍摄《红楼梦》《上错花轿嫁对郎》,都用到了大量头饰,有些还是我亲自挑选甚至亲手制作的。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头饰中,我对点翠头饰情有独钟,而且自小就与点翠有着颇多缘分。 


(相关资料图)

一、珠玉金翠装点红楼一梦

在87版《红楼梦》的拍摄中,头饰是妆容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展现大观园里女孩们的各自特点及身份,在头饰上我可没少下功夫。那时的首饰品种不像现在这样丰富,我在有限的时间内跑了很多地方,托了很多人,购买、定做,还有很多甚至是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

1、救急淘宝 跑遍北京找首饰

当年我进《红楼梦》剧组比较晚,距离开机也就一个月,时间比较紧,好在剧组请来了众多的红学专家,两位编剧周雷、周岭和民俗顾问邓云乡就住在组里,我们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他们请教,做错了的地方他们会随时给予纠正。这样好的创作环境真是千载难逢。对于剧中女性的头饰,我也做了特别的准备。画出了一些设计图,对剧中需要用到的头饰也做到了心中有数。但时间紧,事情多,头饰还得去选,甚至去定做,所以我接到任务,就往剧装厂、绢花厂、绢人厂、首饰分公司等有古妆首饰的地方跑。

我从小爱看戏,少年时期还迷上了点翠,又有一个开过金银珠宝店的舅父,这些早期生活的积累,对我的工作裨益不浅。少年时期,每年寒暑假到北京来,哪次不去逛逛厂甸,不去逛逛花市大街,不去逛逛琉璃厂,遇到机会还会去听听戏,路过前门外,还要进到剧装门市部里转上一圈,趴在柜台上看看璀璨的点翠头面,心想,什么时候也能把这些东西买回家,那该多好啊! 

如今我揣着《红楼梦》剧组的钱,底气十足地推开了剧装门市部的玻璃门,一个女同志接待了我,她的名字我到现在还记得,她叫郝瑞香。我看了几样头上戴的饰品,都不太满意。她一看我是内行,又听说是中央台《红楼梦》剧组的,于是跟我说:“后面厂里还有给别人做的,您要不要看看?”我说:“好啊。”北京剧装厂当时是后厂前店。我在库房看见新点翠的一些饰品,就选出几件,问她能不能卖给我?她说:“这是给别人定做的,人家还没取走。”我跟她说:“我们用得很急,先救救急。以后我一定早早订货!”她沉吟了片刻说:“好吧,我让师傅加加班,在人家取货之前赶制出来,不过这次您不要拿得太多了!”于是我挑选了几件,后来用在秦可卿、王夫人和邢夫人头上的点翠首饰,就是从这里选出来的。此外,黛玉头上的点翠小梅花,也出自这里。 

选了这几件之后,郝瑞香又介绍我去找一位做点翠首饰的老师傅,他住西单一个胡同里,手艺很好,后来我从他那里又定做了几件。出了剧装厂,我又去了绢人厂,挑了一些头饰绢花之类,“元妃省亲”那场剧中,宫女的头饰就来自绢人厂。我有朋友在首饰分公司,他听说是拍《红楼梦》,特别高兴,柜台里的首饰任我选,又带我去他们的库房挑存货,一些比较老的款式,不时兴了,积压了,但对拍古妆剧却正好可以用上,我在那里选了好些,他也半卖半送以优惠的价格给我了。

2、自己动手 废材料做出金凤钗

虽然跑了这么多地方,但首饰还是不够用,老师傅做活比较慢,剧组又要急用,怕赶不上,而且北方的首饰都比较大,风格上远不如南方的秀气,于是我又托人在上海定做了一批。但《红楼梦》就是个“女儿国”,头饰用量很大,除了从外面买、定做之外,我有时间还自己做。

小时候我就爱摆弄首饰,后来也请教过一些老师傅,在参观绢人厂、剧装厂的时候,我也偷偷留心师傅们的技法,这样也学到不少。大家在剧中看到王熙凤头上的大金凤,宝钗头上的发簪,还有好些,都是我自己做的。我自己找了些细铁丝,又托人从印刷厂找了些做酒盒烫金剩下的电化铝下脚料,回来剪成长条,再搓裹在铁丝上,一开始用手捻,手都起泡了,后来改成用我女儿的小胶鞋底在一块橡胶上搓,铁丝转速均匀,效率提高不少。“金丝”做好后,我再一根根窝成金凤尾、翅膀和凤头的造型,镶上料石珠子,口中衔上步摇,戴在头上一样金碧辉煌,镜头里看效果也还不错。这样,花钱不多,却让姑娘们的头上灿烂生辉,给剧组也节约了大量经费。所幸当时拍了一些剧照,今天还可以与跟大家分享一下。

3、尊贵吉祥 贾母的绿松石胸针

当年我从剧装厂出来,走在天安门东广场。1984年,那时中国历史博物馆附近还有一溜商铺,我进了一间工艺品商店,在玻璃柜台里,我发现了一只胸针,非常漂亮和大气,我看了一下标价20元,便带着怀疑的眼神问一位老售货员:“同志,这个多少钱?”他打开柜台,拿出来放在我面前说:“铜镀金胸针20元。”我当时不太相信我的耳朵。我拿起来翻来覆去看这只胸针,个头犹如一颗特大的枣子,通体金黄,有些精美的烧蓝装饰图案,中间嵌着一块食指肚大小,色泽和纹理非常好的绿松石,我仔细看着这块绿松石,色彩纯正、结构致密、娇艳柔美,还真是带着一种古老神秘气息的“神来之玉”。这块老坑松石使我浮想联翩,据说“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就是这种材质,这使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寂寞深山中,翠绿如青松。女娲炼彩石,飞天补苍穹。”这不就是“女娲补天”用的五彩石中的绿松石吗?春秋战国时期,勾践尊贵的名剑上,不是也嵌着“玉中极品”的绿松石吗?在清代松石被称之为“天国宝石”,被视为尊贵、吉祥、安定、幸福的“圣物”。宋代释正觉有诗曰:“松石岁寒,雪月高闲。”我当时想:“这个首饰非宝塔尖上的人物贾母莫属。”我千包万裹怀揣着这件宝贝,兴高采烈地回到香山剧组的筹备地。 

在后面的拍摄中,这枚“金烧蓝嵌绿松石”胸针出镜多次,王熙凤和贾母都曾用过,当然还是用在贾母身上更适合,硕大的宝石、温润的色泽,更显贾母的地位之尊、性格之慈。

4、朴实高洁 黛玉的首饰与簪花

“生命之簪”

黛玉发型右侧烧蓝小凤的下面斜插一根白玉簪,细心的观众早就发现这支簪子自始至终伴随着黛玉的。黛玉投亲一下轿,我们就发现她头上插着这支引人注目的白玉簪,特别是插在一个体弱多病柔弱女子的头上,它是那样的晶莹洁白而特别,这支簪唯黛玉独有,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这支簪都伴随着,始终不离不弃,这也是她平日对母亲的唯一念想,直到她的离去。热爱《红楼梦》的观众给它起名叫“生命之簪”。簪子造型素雅,在簪头有一颗硕大的白色珠子,底部配有一圈镂空银花丝的梅花形底托,这越发衬托出白玉簪的“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正是:“青丝渐绾玉搔头,簪就三千繁华梦。” 

翠绿耳坠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发出这样的感叹:“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黛玉佩戴的耳坠不也是这样吗?黛玉初进贾府佩戴的水滴形翠玉耳坠造型简单,并没有繁复的雕工和别致的图案,但是这种简单圆润的造型却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是温润的绿色美玉打磨而成,莹润素雅,点缀耳畔,衬托着黛玉的旷世之美,并且寓意美好。不由得使人想起来曹植《洛神赋》中“珥瑶碧之华琚”的诗句。我们在古代常会见到以水滴为造型的耳坠,水滴的水可以净化人们身上的世俗之气,让人心纯粹洁净,翠玉水滴更寓意着纯洁无瑕。耳坠无需过分雕琢,自然映衬出黛玉的清新脱俗与大气沉静。

头上白菊

黛玉初进贾府正在守孝期间,发型后面插有一朵大的髻饰花——白菊。大诗人陶渊明一生爱菊,他有“芳菊开林耀,轻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诗句,他高度赞扬白菊为“霜下杰”,正与我们所要体现的黛玉的品格、气质相应相符!从发式造型美的角度来看,白菊从后面衬托着青丝渐绾的百合髻,学习这种古代造园中情景交融的手法用于头饰,不正好点明孝中黛玉“卓为霜下杰”的贞秀之姿吗?

珍珠烧蓝戒指

手是人的第二张脸。黛玉的手也同她的脸一样美丽动人,黛玉进府时,打开轿帘,伸出了一只“如荑”的芊芊玉手。手如玉笋,指如兰花,无名指上,戴着一只寄情七世钟爱三生,轻触朝夕,柔拂黄昏的珍珠小银戒指,这权且是她母亲唯一留给她的贴身之物。这只珍珠戒指,黛玉从不离身,这颗珍珠虽不是“索得龙宫贫”的无价之宝,但是它的温润、雅洁、瑰丽却是被黛玉所钟爱。珍珠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作珍奇。为黛玉选择珍珠戒指,不只为好看,还有三层含义:一是黛玉平日爱哭,古代诗人也经常拿珍珠比喻泪水,如“玉人垂泪滴珍珠”(元·阿里耀卿《醉太平》),“沧海月明珠有泪”(唐·李商隐《锦瑟》);二是黛玉平日爱使小性,心绪不宁,中医中珍珠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去痰的药效;三是珍珠素雅,不似黄金那般奢华,与黛玉的气质更符合。为了找到这只合适的戒指,我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费尽了心思,通过各种渠道,最终在北京进出口首饰分公司找到了这枚很小,看似不起眼的戒指。它的材质是纯银的,戒指托上有一朵五瓣展开的梅花,梅花是用“烧银蓝”的技法做出来的,有淡淡的藕荷色珐琅彩,彩釉晶莹剔透,犹如宝石镶嵌在纯银花瓣的表面,花瓣上不仅有像水彩画的透明感,还有罕见的纹理感。按照一般的常理,这只不大的银戒指的梅花底托上,应该会镶一颗璀璨的宝石,来体现戒指的价值,但是它却镶了一颗绿豆大小,色泽温润,朴实无华的淡水白珍珠,在阳光下散发着淡淡迷人的光晕,华而不俗,举手投足间,都彰显出黛玉文雅之身份。

5、彩绣辉煌 王熙凤的五凤朝阳挂珠钗

王熙凤第一次出场是这样描写的:“这个人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缂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头上身上说的都以金为主,这些价值不菲的首饰说明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36集电视剧里,以王熙凤的身份不可能只戴一只或一种凤钗,按剧情要求,她怎么也应该有八九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凤钗。为什么曹雪芹不说插着或戴着,却要说绾着?我们要知道钗和簪都是古代妇女固定发髻的首饰,妇女将头发束在头顶,再将头发绾在簪、钗上形成各式各样的髻鬟,所以在这里“绾”同“插”之义。簪是一股,钗是两股,古代钗与杈同,因其形而得名。钗从簪里分出,从原来盘桓固定发髻的实用,变成妇女纯装饰的首饰。钗是古代首饰的一大品种,刚开始钗头比较简单,在钗头的转弯之处捶打成简单的花形。后来有钱的爱美之人,用金银制成各种花卉、鸟兽、人物,乃至楼台、亭阁等,还有的在上面镶嵌珠宝,并垂挂五彩玉珠玉滴。王熙凤的五凤朝阳挂珠钗就属于这种长钗。这些造型创作上的事情每日都萦绕在我的心头。

记得1979年舞剧《丝路花雨》进京演出时,因为演出的轰动,《丝路花雨》就像一张名片,为我打开了四处学习的大门。一天在红塔礼堂演出完,一位女同志走上后台找到了我,希望能近距离看一看我的人物造型。在交谈之中我得知她是北京绢人厂的设计师杨乃蕙。她也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去她们厂参观。第二天,我应约来到前门外的北京绢人厂,她们的作品精细程度使我惊讶。绢人虽小,这些能工巧匠,用灵巧的双手完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作品。从绢人的开脸、发型、梳妆、头饰、服装等每一道工序,都可以看出融入了他们的心血。娟人服装服饰上的彩绘,被誉为“赛刺绣”的技法,还有那仙女身上迎风飘舞的飘带,身上的披帛,每一处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细致精巧,用呕心沥血来赞叹他们的工作一点都不为过。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用闪亮的金、银等色锡箔纸搓在不同粗细的铅丝、铁丝上,盘曲成各式各样的花丝首饰,镶嵌上各色珠宝料石,制作成的宝冠真是璀璨华丽。天女胳臂上的嵌宝臂钏,细如发丝精细的虾须镯,还镶上大红、翠绿、宝蓝、紫色的小料石,精美无比,看得你眼花缭乱,真是可达到乱真的地步。他们的金陵十二钗,个个栩栩如生。我看到王熙凤的金累丝的项链,还有头上的凤钗和饰品做得细巧精致,便虚心向他们求教,他们毫无保留,无私传授,我很快掌握了制作金丝凤钗的技术。后来拍电视剧《红楼梦》时王熙凤所戴的金凤钗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 

二、“点翠”的幼年记痕

1、初识点翠 着迷于首饰头面的小票友

除了前面所述的首饰之外,电视剧《红楼梦》还用到了大量的点翠头饰。点翠是我最喜爱的首饰之一,以前京剧名角的头面,大多都是点翠的。说起点翠,我还有一些故事与大家分享。从幼年起,我就对古代女子头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或许这是上天的安排吧。从在舅父家初识点翠,到看到更好的点翠,再到因为喜欢忍不住拜师学艺,这是我点翠之路的源起和基础。

记得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看戏,我别提多高兴了。那时大人去戏院看演出,不叫看戏,那叫听戏。戏院子里有些真正懂戏的人,不是老戏迷就是老票友,他们跷着二郎腿,闭着眼睛听戏,一只手放在膝头上拍打着板眼,听得入神时,还不时摇头晃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当时我也就是四岁左右,看的戏是京剧《盘丝洞》,幕一拉开,看着好多小媳妇儿头戴闪闪发光的东西,插着满头花花绿绿的花朵,煞是好看。长大了以后才知道当时我看的《盘丝洞》还是京剧名角吴素秋主演的。那时哪懂得扮戏的规矩,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旦角唱什么戏得戴什么头面,这都是有规矩的,扮演的角色不同,是不能戴错的。《盘丝洞》里吴素秋的扮相最亮丽,因为演的是妖精——蜘蛛精,头上戴的全是彩色双光钻的头面,头上插的花也比别人漂亮。我大约五岁的时候,有幸还看过了豫剧大王陈素珍唱的《宇宙锋》,她扮演的是宰相赵高的女儿赵女,头上插戴的就是蓝莹莹的首饰,当时年龄太小根本不懂,还觉得没有吴素秋的双光钻头面鲜亮夺目。长大了,有了点戏剧知识,才懂得赵女是秦朝赵高的女儿,是大家闺秀,属于大青衣,按扮相应该戴点翠头面。

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回北京住在舅父家,舅父也是戏迷,家又在西单,上长安戏院听戏是最方便不过了。如果到民族文化宫剧场看演出,过马路就是,若到虎坊桥工人俱乐部看戏,乘公交车也非常方便。住在舅父家,家里会来一些叔叔大爷的亲戚,听着老一辈的人,说些梨园行的奇闻轶事,点评各个流派的精妙之处,以及名角在表演上的绝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也关注起梨园行里的新闻与传闻,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八卦。他们也会说起梅兰芳先生与程砚秋先生排演的新戏,在扮相上又添了什么新的头面,又有哪些新的改进等等。当时《北京晚报》戏曲知识,戏评文章等等,我都非常爱看,看过之后基本过目不忘。我姑母家是军属,家里会有一些拥军优属的戏票,他们从不去观看,这时我已是高中生了,对戏剧更加迷恋,这些戏票对我来说就是求之不得的宝贝。有一次我拿着票从白塔寺到虎坊桥工人俱乐部,待我赶到时戏都唱了一半,演员出色的表演,优美婉转的唱腔,使我很快地投入演员的表演和剧情中。我惊异地发现,这个女演员的唱腔,是我从未听到过的,在拖腔时,怎么像西洋美声唱法的花腔,她在传统京剧四大流派的唱法上大胆革新,敢于抒发自己花腔所长,唱出了自创的风格,这样的做法和勇气,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看完演出后一打听,没想到看的是赵燕侠的《盘夫索夫》,我从此迷上了赵派,她的唱腔、做派、化妆等等,对我的触动很大,回来后还做了一些观后感的笔记。我在舅父家住的时候,我同家人还看过四大名旦荀慧生的《钗头凤》,那时的荀慧生已经年过六旬,化妆梳的是古装头,这种扮相不如贴片子包大头遮丑。我舅母一边看戏一个劲地赞叹:“都六十多岁的大老头子,在台上多不容易!”

有时在饭后茶余之时,孩子们在一起,我会央求舅母打开她珍藏的百宝匣,给我展示一下在她结婚时戴过的首饰。

2、拜访行家 在老旗人家里见识真宝贝

我姥爷和舅父是做珠宝生意的,舅母也是马家的大姓,家中也不乏点翠的老物件,这是我真正近距离看到点翠首饰。我的姥姥,是旗人,辛亥革命以后,从宫里被遣散到民间。姥爷王辅堂在北京前门廊坊头条开了一家天兴金银珠宝店,姥爷去世后,由我的舅父王丹林经营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天兴字号在我舅父手里只做金银珠宝,不做点翠买卖。抗战胜利以后有一次我舅父从天津进了些祖母绿、猫眼石回来。第二天,被知道家底的人,伙同劫匪打劫过一次,买卖做不下去,舅父便关闭了店面。新中国成立后,又卖了成方街的大宅院,另择文昌胡同居住。

舅父谈起点翠来头头是道,他见我这么喜欢点翠,竟达到痴迷的程度,一天他跟我说:“我带你去看看你荣大爷。”荣大爷大名叫荣子和,是旗人,原来也和我舅父一样,都是买卖人,与我老家是通家之好,一直关系不错。原来家道殷实,礼节讲究也多。临去前舅父一再嘱咐,到了人家家千万别叫错了辈分,别乱了礼数,没叫你坐下,千万别一屁股就坐下;让你坐,在长辈面前,只许坐半个屁股,一路上不停地嘱咐着。

我们到了后海荣家敲门,一个细眉细眼的女孩儿来开大门,见了舅父,非常有礼貌地问候:“王叔好!”我舅父问她:“你父亲在家吗?”她轻声说:“刚睡完午觉。”因为都不是外人,紧接着说了一声:“您请!”便侧过身子,前面引路,走到北屋撩起门帘,她很有规矩地让在一侧,请我们进屋,朝里屋说了声:“爸,王叔来了。”随后也跟进屋里,请我舅父上位落座,我站在舅父旁边。

这时荣大爷扣着纽扣从里间走出,见了舅父,双手抱拳,快走了几步,握住舅父双手,连声不停地问候舅父及家里所有的人,在舅父的脸上不住地端详着说:“气色不错!弟妹怎么没来,孩子们都好吗?”指着身后的我问道:“这位是……”舅父连忙回答:“是二妹之犬子!”我赶忙鞠躬,上前连声问候:“荣大爷好,我父母让我替他们向您问好!”荣大爷也还礼道:“好,好。回去也替我多多问候,想当初,你们老王家就属你妈长得最漂亮,回去告诉他们有时间回门子时请过来,到家里坐坐,喝喝茶。”他让我们坐下,我一直没敢坐下,荣大爷说:“别拘束,就像到自己家一样。”说着伸手示意让我坐下。

舅父把话引入正题,荣大爷听说我想看点翠,想看一看他手里的一些老物件,便推辞说:“看看您那儿的也就够了,再说这都是些过时的物件,都是些剥削阶级留下的破烂儿,有什么好看的!”我一看,大概是人家不愿意让看,我心里有些着急,这一趟别白来了。

荣大爷说着朝屋外高声唤道:“臻儿,还不给你王叔沏茶。”这可别是送客茶吧?舅父看出我的心思,投过来制止的眼神说:“这孩子,特喜欢听戏,迷上了点翠,我家的那点儿东西,他翻来覆去地总看个不够,怎么能跟您这儿的比。连我们老太太老年间戴过的甸子,他喜欢得跟什么似的,昨天还顶在头上,穿上您弟妹和我结婚时的裙袄,您别说,扮上还真有点像梅先生年轻时候的扮相。”

舅父知道荣大爷民国时就是梅先生的票友,捧角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舅父这正是投其所好。舅父就这么当着外人的面揭我的老底,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弄得我不知所措,荣大爷“噢”了一声,向我投来审视的目光,看得我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低下头来,害羞的我只能看着自己的双手。

荣大爷突然笑道:“您别说,孩子还真有点儿那个意思。你多大了?”我小声回答道:“十七了。”荣大爷说:“你们一来就说起点翠,我以为又是什么人,要往国外倒腾古董。前几天还有人带人来高价收我的点翠,被我一口回绝了。点翠就这么点儿玩意儿了,像样点的也没几件,说句不好听的,咱们国家的点翠没一件就少一件!卖,我是绝对不卖的!咱们家自个儿的孩子,又这么喜爱,给看看,没得说的,若是换了旁人,打死也不给瞧!”说着跟端着茶壶茶杯的臻儿说:“把我的指甲套拿来给他瞧瞧。”臻儿斟上茶后应声走进里屋,不一会拿出一个不大的漆匣,荣大爷拉开小抽匣,只见红绒衬着一溜两排共五只指甲套。

3、大开眼界 精美与璀璨让我着迷不已

我是第一次看见前细后粗桶状护指甲的首饰,五只这怎么戴啊?他从我的眼神看出我的茫然,慢慢地道来:“这是指甲套。过去的女人喜欢留很长的指甲,翘起兰花指非常好看。指甲长长了,非常容易劈,甲套其实是保护指甲的。而且指甲长长了以后,容易弯曲,虽不时修剪,还需有个套固定其生长方向。这也是中国很早就有的一种独特的手指上的首饰。”我想起了我十四岁时曾读过裕容龄的《清宫琐记》,里面就有慈禧太后右手指罩以金护甲的记载。

荣大爷拿起一只指甲套说:“这是我家留下的唯的一副银珐琅彩指甲套了。想当年宫里的皇妃、格格们最喜欢戴黄金指甲套。一是财富的象征,二是金光灿灿外还配以各种烧蓝色花纹及精美图案也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后来民间也逐渐开始流行,多以银为主,铜的不多,外表采用鎏金或镀金。我的这一组甲套是纯银烧蓝的,现在再也找不到这么完整的好东西喽!”

我嗫嚅小声地问了声:“应该怎么戴啊,我能不能戴一下?”荣大爷看了一眼舅父,爽快地说:“来,我给你戴上!”我伸出右手,荣大爷按顺序戴在我的手上,我不由自主地翘起了食指和小拇指,大拇指贴近中指肚,好似银珐琅的兰花,我觉得那种美实在是妙不可言。不由自主地我的手慢慢翻转,从各个角度在欣赏,在品味。荣大爷看着我痴迷的样子,笑着说:“美够了吧!”说着替我摘下指甲套,臻儿过来收到匣子里。荣大爷说:“你去把我的两件银钗拿出来,给他开开眼。”臻儿刚走了两步,回过头来问道:“哪两件?”荣大爷说:“就是我让你收到柜子最里面的那只锦盒里装的翠蝶花步摇。”

也许是东西太多一时不好找,臻儿去了好一会儿,捧了一个黑面锦盒,递给了父亲。荣大爷放在八仙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黑绒衬底上摆着两只银钗。就在打开的那一瞬间,我的眼球就没离开过它们。我觉得我的见识太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它的精美做工和璀璨神韵,因为我不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怎么比我见过的镶嵌宝石的首饰还漂亮?它虽然没有双光钻头面的璀璨靓丽,但是它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宝石不能比拟的沉稳靓美。我的眼睛仿佛不够用,脑子生不够使,完全被它深深地吸引,生怕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么美的东西了。

由于神情太专注,荣大爷说什么,我一句也没听见,他这时看着我舅父说:“这孩子是怎么的了?”用手在我的眼前晃动着,嘴里像说戏词似的叫着我:“嗨,醒醒!”我猛然间回过神来,看着荣大爷,嘴里自语:“这也是点翠?”荣大爷说:“是啊!点翠饰品是清代妇女最流行的头饰,上至宫廷、贵族,下至民间百姓无一不爱,当时甚至有‘头上无点翠,不叫首饰’的说法。”回身指着舅父说:“当初做这样买卖的不少,你姥爷的铺子也曾经营点翠,铺子里有一位姓马的师傅,翠活点得没人能比,远近闻名,连宫里的活也敢接。那时节隔三岔五就有专门的人送来捕捉的活翠鸟,那时也叫拿货上门。能入马师傅法眼的翠鸟都是上品甚至是极品,他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你舅父没跟你提起过啊?”

4、非同一般 翠鸟身上的“软色蓝宝石”

接着他又给我讲了讲点翠的来历,翠,即翠鸟羽毛,点翠这活的主要材料是翠鸟羽毛,将翠鸟可用的羽毛剪裁下来,用专门的胶水粘贴在金银底托上的过程称之为点翠。翠羽,必须是活取才能有很好的折光效果,才能翠色欲滴、转动起来闪闪发亮。翠鸟全身翠蓝色,腹面棕色,毛色翠绿明亮,阴阳有致。点翠所用翠鸟羽毛以翠蓝色为上品,最好的羽毛仅在尾部和双翅,那儿的纹理相当精细又有光泽,被称为软翠。点翠再配上金银的掐丝边做成各式各样的首饰,真是令人目不暇接。点翠的翠羽由于几百年都不变色,经历漫长岁月仍是鲜艳闪亮,被人们追捧称为“软色的蓝宝石”!

荣大爷说着拿起点翠蝶恋花钗,让我看得更清楚:“看这儿,先用银做成蝶恋花图案的底托,在图案的边缘部分焊接上绞好的花丝,如果做成金的就需要鎏金或镀金。如果做银的,就直接把翠鸟羽毛定翠后随形状剪切好,用炮制好的白芨胶粘贴在金属底托上,难就难在剪下来的翠羽,既不能压住底托边缘上的花丝,又不能漏出底托的金属边,这功夫可不是三两天可以练出来的!孩子,你再看一下,这只栩栩如生的蝴蝶,恋花飞舞,蝴蝶翅膀的羽毛,都是按羽毛的走向拼接的,这些一小片一小片的羽毛接缝表现出蝴蝶翅膀上的纹路,最绝的是翠羽部位方向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会巧妙地使用翠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使一件不大的首饰看起来变化多端,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会显得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这只蝴蝶就是这样做成的,好看吧?”我刚要伸手去摸,手背被荣大爷打了一下。

荣大爷正色:“不许用手去摸,翠鸟毛是很金贵娇气的东西,最怕用手去碰,手上的汗、脏、灰尘会封住它本身的折光,保存不当,到不了百年就变色了。听懂了吗!”我伸了伸舌头,心想:“哎哟,差点没捅娄子。”荣大爷举起来花钗:“看,蝴蝶下面是一朵鲜花,蝴蝶在上面盘旋,正应了古代词名《蝶恋花》,蝶恋花是美好吉祥的象征,寓意甜蜜爱情和美满婚姻。”呀,一只点翠花钗里面竟有这么多的学问。

在一旁的舅父看着荣大爷聊得这么起劲说:“行了吧!你大爷也累了,还不给你大爷换杯热茶?”我倒了杯热茶,恭恭敬敬地递在荣大爷的手中,下意识地说了声:“师父,请用茶。”大家都愣住了,半晌,他们爆发一阵大笑,舅父赶忙见缝插针地说:“看来这个徒弟您是收定了!”我也不知怎么冒出“师父”的称呼,我脑子转得也快,赶忙上前一步,趴在地上就磕头,嘴里还说着:“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荣大爷开怀大笑:“我想推都推不掉了!”荣大爷是个热心肠的人,说:“多少年来,没有人再愿意听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喽!看这老古董,研究和懂得这方面的人也越来越少。老祖宗的玩意儿,不能败在我们手里呀!”

5、珍贵华美 独特神韵见证传统匠心

今天他可遇到倾听他宣泄的对象了,荣大爷更来了兴致:“花钗是这种首饰的统称。先看材质,这种花钗是银底两凤戏牡丹款式,钗上还有用银的重量。它的品名应该叫‘银点翠双凤牡丹钗’。细看一下点翠用料,说来也很是讲究。古时点翠工艺必须从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硬翠一般取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翠鸟不能人工饲养,因为胆子极小,病死的翠鸟羽毛一般还不能制作好的首饰,这只点翠花钗用的就是刚才说的硬翠,上乘的作品所选之料看得出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点翠师傅非常注意羽毛的纹理和走向,每个花瓣在点翠时也同样是按花瓣长势的方向巧妙地拼接而成。”

荣大爷说得口干舌燥,我连忙端起茶杯递上去,他喝了一口茶继续说:“孩子,你看!金属工艺师傅在制作底托时在花瓣的正中花做了两个有爪儿的托,待点翠花钗都完工后,再镶上两颗大红宝石,通过色彩的点缀,会让整个作品不仅完整,又极具协调与平衡作品的美感。大红宝石给整个作品起到点睛的作用,不要小瞧这两颗宝石,行话说,这叫‘抬活’。再看两只飞舞的双凤,按男左女右排列,这一对凤,雄者为凤,雌者为凰,它们都是成双成对。你看,两只双飞双栖于牡丹花间,正是一对新人和谐美满的象征。中国人喜欢凤凰的说法多了。老年间,说凤凰是神鸟,具备了仁、义、礼、德、信五种美德。你肯定听说过‘百鸟朝凤’的说法,它过生日时百鸟都来朝见,古时人们称赞它们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的高洁品性;它也是象征幸福、吉祥的瑞鸟,尤其是结婚嫁娶时,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凤凰也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图案了,龙和凤是古代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吉祥图案,它们构成了龙凤文化。这两只凤的形象美丽而高贵,就底托来说,就做得很有学问,点翠师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身体的部分几乎用整个大条翠羽裁剪粘贴完成,保持了凤体的完整性;凤尾和尾翼用小料拼接,能工巧匠都会合理用料,会考虑到每处细节的处理,而且表现出从局部到整体的统一完美。”

荣大爷对点翠饰品真是非同一般的热爱,他的专注,他的钻研,他的博学,在我的少年时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点翠知识启蒙课程,正是在他的引导下,我对中国传统首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深深的喜爱,影响到我的后半生。

我后来知道,其实在清末民初时翠羽原料就已经很稀缺了,点翠工艺也日渐式微,也难怪荣大爷对点翠首饰如此呵护。如今翠鸟成为国家保护动物,捕杀翠鸟已属非法,这种中国传统的首饰制作的工艺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特别是“文革”以后点翠工艺濒临灭绝。由于我对中国古代点翠的情有独钟,加之工作的需要,我萌发了研究制作仿点翠的方法,愿用我的后半生的精力以仿点翠的方式将这一古老的点翠技艺得以保留、传承,延续下去。

三、精彩点翠为《红楼梦》增色

说起来我真正用到点翠,还是从进入《红楼梦》剧组开始的,剧中我就用到了不少点翠首饰,给大观园钗群们的头上增色不少。这些点翠首饰与我之前提到的《红楼梦》首饰一样,也是我通过各种渠道淘换制作的。

1、绝美点翠 红楼钗群的头上岂能无点翠

进入剧组后,我首先翻阅了大量的史料,首先明确了小说《红楼梦》问世于18世纪中叶,清朝乾隆年间。在翻阅《中国古代首饰通典》中,看到了有这样一段记载:

点翠首饰制作的精美程度正好也是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尽管点翠技艺只作为我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之一,也仅仅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但是对金银饰品进行点缀的华美程度令人惊叹不已。用点翠工艺完成的首饰,光泽好,色彩艳丽,并且永不褪色。这种羽毛点缀工艺装饰技术,最早见于春秋,而在明清才广为流行,不断发展并提高,乾隆时期达到顶峰。自古帝后的服装配饰、凤冠等,就采用翠鸟羽毛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月仍是光泽如新,鲜艳闪亮。

就是以上这段文字,我决定在87版《红楼梦》中人物发式造型以点翠饰品装饰为主,兼容历代首饰及其他饰品之美,来塑造大观园里这些具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女子。

我的朋友们知道我在拍《红楼梦》,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又经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好友孙炳山介绍,我认识了北京首饰厂的车间主任王涛,见面之后,他说可以定做剧组所需要的首饰,因为定做需要时间,他先让我去库房,看看有没有可以用的首饰,解决试装和拍摄的燃眉之急。我挑了一些,因为是朋友介绍,价钱也算得非常便宜,基本上是半卖半送。宁、荣两府太太小姐的领花、胸针、耳环、戒指大多是出自他家库房。那些卖不出去,过了时的积压品,有些传统的式样直接可以用,有些通过改造做了头上的首饰,或与其他首饰搭配戴在了头上,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在网络上关于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中,我非常感谢有些热心的观众对这些饰品分门别类地做了截图和文字说明,使87版电视剧《红楼梦》化妆造型的每一个细节都揭示在观众眼前。在北京拍摄“元妃省亲”时,元妃的凤冠,宫女的宫帽(属于盔头),贾宝玉的紫金冠,都是我出图在北京剧装厂定制的。这些都不是点翠的,是点绸的。当时只有秦可卿用过一次点翠大偏凤和一副点翠钱纹遮眉勒,是当年北京剧装厂点翠老师傅做的。因为我不太想用过多的戏曲头面,但有些老式首饰在北京已很难买到,即使有也很贵。

北方制作的点翠饰品,远不及南方制作的精巧细腻,南方的点翠首饰经得住细看。我在一位朋友家里看到过一件,底胎分上中下三层,堆得很密,很满,但很薄,分量也很轻,一看就知道是南方的翠活,不像北方点翠面积大、厚重。南方的点翠首饰来的细巧,得细看、很耐看、有情趣。《红楼梦》中有那么多王公贵胄、贵妇千金,所需首饰必须有时代感、身份感。我终于下了决心,去上海定制。我先到了上海南京路上海剧装厂门市部,他们听完了来意,让我去紫金路的点翠车间,找到一位姓周的老师傅,和他商谈。找到了周师傅,我打开图纸并说明了我的意图,要求一定按传统的图案和制作方法,避免现代工艺。他说他们的点翠饰品是全手工按传统工艺制作的,没有现代工艺,于是我交了订单。

交货的日期到了,剧组派人专门去上海把东西取回,我终于看到了我所期望的点翠首饰,打开饰品的包装,出乎我所料,我看见一件一件构思巧妙、古色古香,虽是传统但不呆板,灵巧精致,艳而不俗。更让我惊喜的是点翠师傅巧妙地利用了留白,也就是说整个底托不是全都点了翠,留下的金银与点翠,与已点的翠色相互呼应,这种省工、省料、省时的做法竟然煞是好看,使整个作品的色彩搭配得相得益彰,我不由得佩服上海人的脑袋“老灵光”!

2、灿烂辉煌 宝玉大婚时宝黛头上的点翠

在中国古代,男女大婚时,新娘头上往往都是金碧辉煌的点翠首饰。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大婚时,我也大量用到了点翠。

薛宝钗在拍摄大婚时我们在镜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正中凤尾的部分,在浓密乌黑的发丝的衬托下,使金与翠色相互映衬,显得金翠辉煌,使点翠的装饰效果达到了极致,凸显出了宝钗的典雅高贵与气度不凡。

剧中宝玉大婚时还有一段黛玉着新娘装的闪回,我在这里给黛玉用的大婚头饰完全区别宝钗。黛玉头上正中的大凤基本是满点翠的,在凤尾处又加了一层金色花丝镶嵌红宝石可以颤动的尾翼,下有细小弹簧,精工精巧,让可以颤动,真是可以与《八十七神仙卷》中神仙的首饰相媲美。为了衬托点翠的精美,在为黛玉插戴这件点翠大凤时,我在发髻的根部加了一组以三只金花串在一起的遮眉勒子,遮眉勒子下垂的珠子和凤口衔的步摇融为一体,看上去发际下面与眉间全是下垂的步摇珠,整个发饰在红绒花的点缀下表现出大婚的庄重与喜庆。

点翠的翠蓝色与银色搭配产生的艺术效果是凄美,这种美透着冷艳之美。但与金色相配,则是灿烂辉煌,无与伦比的艳丽,简直是“绝配”。实践证明了点翠蓝几乎与任何颜色的服装、服饰都可以相配。

很可惜,宝钗结婚的首饰只用了短短一场戏,黛玉在宝玉眼花闪回镜头充其量也就是一分钟,但这个妆却用了我两个多小时。镜头真是太短了,没拍够。虽然短,但是这些首饰必须得有。有人说:87版《红楼梦》为什么出道即巅峰,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难以被逾越的丰碑,其剧中优秀的人物造型功不可没,其实一旦妆容设计得不好就会让观众出戏,其他环节再完美也不会是成功的作品。87版电视剧《红楼梦》人物造型的经验确实是值得总结的。也有人说:若是经典的造型设计,从人物出场看他们的形象外表就能知道他演的是谁了。

3、典雅精致 “绛珠仙子”的烧蓝点翠

剧中黛玉的头上使用了不少点翠饰品。这些饰品的使用都和她所梳理的发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看黛玉进府的发型,我所采用的是“百合分梢髻”,其方法类似唐代段成式《髻鬟品》中的“百花髻”和“反绾髻”,有专家研究认为:“魏武帝宫中有反绾髻,是将头发用丝绦束之头顶,分成若干股(所谓“百花”就是多股的意思),再反绾于束发的丝绦上,在头顶上就像盛开的花瓣。”这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黛玉进府也就是十三四岁,我采用偏分和自然刘海做梳理的基础,我在梳理“百合分梢髻”的过程中将每一股头发绾出的鬟都要做到饱满,鬟与鬟之间互相眏衬,大致有六鬟之多,犹如盛开的百合,虽然做到了饱满,但还要尽显发鬟的错落有致,空灵通透。在她右边的发鬟上插戴了一只精工巧制的银烧蓝小凤。在试妆期间,我试用了南北方首饰厂做的不同风格的凤,不是太大,就是不够精致,不太符合黛玉的身份。直到我在首饰厂的库房里,翻看那些积压的耳环、胸针时,看见底下压着一只蓝莹莹的饰物,我不知那是什么东西,我好奇地用手移开压在它身上的一些饰物。见到这只小凤,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里,它的出现使我眼前为之一亮,它通身是银的,身上的羽毛采用银烧蓝技术处理成如同点翠一般的翠蓝色,不懂的人,还以为这是点翠小凤。我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地捏着它,转动着,它的造型典雅、小巧精致、高贵灵动,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今日“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举起它来仔细地看着每一个细节,如果插戴在具有书卷气的黛玉发间……呀!这不就是使我魂牵梦绕绛珠仙子的首饰吗?我太激动了,同时还存在着好奇心,想知道它的身世,它原来是做什么用的?怎么会孤零零地躺在尘封多年的库房里?问了厂里的几个人,谁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黛玉头上插戴的首饰还有三只青梅大小的银点翠梅花,分别在发型的左侧两只,右侧一只,都是点缀其发型的起伏处。梅花的寓意是高洁的,跟“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巧的是黛玉的居所“潇湘馆”内种满了竹子,这种不经意间的呼应,巧妙地加深了人物形象。这些小梅花一点都不张扬,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在剧情上黛玉北上的前提是母丧后她前来投奔外祖母。古时的规矩,母丧子女要守孝三年,点翠的蓝颜色素淡高雅,我选择的首饰花形是梅花,因为梅花是“凄美之花”。黄檗禅师赞美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诗人王冕也称赞它:“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所以我选择梅花,更能表现黛玉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高洁品质。

4、大气尊贵 元妃省亲时的点翠凤冠

电视剧《红楼梦》点翠饰品集中使用的还有“元妃省亲”这场戏。点翠见之于记载是东周春秋时期,作为首饰始于汉代,虽然唐代也有这种工艺的记载,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到了北宋才得到发展。在《东京梦华录》“相国寺万姓交易”条记载:“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特髻冠子、绦线之类。”这时点翠首饰的品种、式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直到明清时期点翠才得到广泛地使用和发展。特别是从故宫珍宝馆展出的首饰来看,多是乾隆时期的作品。上至皇后,下至妃子的甸子、首饰,哪件不是极品点翠?这些珠宝璀璨夺目,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驻足不前!华美的九五至尊凤钿是乾隆时期点翠工艺达到顶峰的代表作。点翠的鼎盛时期与《红楼梦》成书时期正好吻合,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我想到要在剧中更多地使用点翠饰品。元春从宫里出来,按她的品级戴的是有三博鬓的点翠凤冠。后面贴身的两位女官昭容、彩嫔,也戴点翠冠饰,后面60名宫娥彩女也是宫里装扮。元春来至“省亲别墅”后更衣至贾母房中欲行家礼。换了常服的元春,摘去了凤冠,头上髻鬟高绾,正中戴一只金翠大凤,凤口衔七宝排穗,垂在额前。大红宫花簇拥面庞,富贵至极。元春这只金点翠凤是全剧中个头最大、最华丽、最辉煌的,通身珠光宝气、金翠交映、璀璨无比、艳丽夺目。

此外,剧中以贾母为代表的,宁、荣两府有封号的女眷,一律按品级戴点翠凤冠上妆,无职女眷一律插戴点翠盛装以示隆重。

四、工艺流传可“仿翠”桃李芬芳满天下

古代的点翠固然好看,但在提倡环保的今天就有些不合时宜了,为此我研究了一种生态环保的点翠工艺——“无底胎仿点翠”,在实践中运用并传授给我的弟子们。他们创造性地运用,并在各大展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看到古老的点翠工艺后继有人,也深感欣慰。

1、仿翠研究 打造生态环保的点翠

我国唐代就有用活鸟羽毛制作饰品的记载,《朝野佥载》中记载:安乐公主有“百鸟裙”,是将很多种鸟的羽毛捻成线,同丝罗拧在一起,织成裙子,色彩光泽非常艳丽。正视旁视,日影日中,各成一色,恍若百鸟并现,造成不小的轰动。安乐公主的母亲韦皇后,比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百鸟裙”已经满足不了她骄奢淫逸的心理,她想拥有更为华丽的衣饰。“取百兽毛为鞯面,视之各见本兽”,引起了更大的轰动,于是朝野上下“百官之家多效之”。“百鸟裙”和“百兽鞯”的后果是长安城三月不闻鸟鸣,“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活翠鸟的毛也有很强的遮光效应,也跟百鸟裙一样“正视旁视,日影日中,各成一色”,正是这点给翠鸟们招来了杀身之祸。人类已进入文明社会,把美丽构筑在任何生灵涂炭上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那样的美也不值得欣赏。我们要保留传承古老的点翠技艺,不忍心让它失传,我就想,为何不利用仿点翠的方法,将点翠传统工艺保留与传承下去呢?

民国初年,当时由于翠鸟羽毛稀缺,有人用进口的蓝纸剪裁下来,贴在底胎上,进行所谓的点翠。戏曲界做盔头工匠师傅则发明了用剪下来的蓝绸子代替点翠,叫“点绸”。近十几年来心灵手巧的人们又发明用缎带抽丝的方法,代替翠鸟羽毛。缎带抽去纵线,留下竖纱,用白胶固定,也是相当于点翠工艺的定翠。抽走纵线留下的竖纱,一丝丝地排列,真的有些像翠鸟的羽毛。点翠时按照底胎的大小,裁剪下抽好丝的缎带,剪好大小,严丝合缝地点到所需要的底胎上。点好之后,看起来既有一丝一丝的羽毛之感,又有缎子的光泽。看起来真有些像软翠羽毛点的饰品。

这些已有的例子和网友的想法,促使我产生了把“点翠工艺”用另一种生态环保的方式流传下去的想法。于是我发明了一种更便于制作和佩戴的——“无底胎仿点翠”。我的这种无底胎的仿点翠,可以用素丝,也可以用两股扭成的花丝,比如做一只很大的凤,凤尾做多长都可以,方便易学。实践经得起电影电视古装片拍摄的考验,也适用舞台剧、古装庆典、古装婚礼、汉服头饰等诸多场合的使用。不仅制作方便,而且成本低廉,效果还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2、仿翠展示 让仿点翠登上艺术舞台

2018年3月28日,我的亲传弟子蓝野在南京江宁会展中心举办了“蓝野尚品《龙之传承》中国服饰文化发布会”。十年前,蓝野成为我的仿点翠亲传弟子,“蓝野尚品”的十年,也是学习研发仿点翠的十年,体现的是将点翠工艺传承远播的决心,许多观众都是不请自来,满怀着极大的兴趣来观看这场《龙之传承》的秀场。秀场模特头饰部分大量使用了仿点翠,他的仿点翠由两部分组成,有底胎和无底胎,点的都是抽丝缎带或染色羽毛。发布会走秀的重点放在清朝和清末民初两大部分。清装旗头花盆底的扮相大气稳重、文雅。清末民初的模特脚下踩了跷,小巧的三寸金莲配合着摇曳的身姿,珠翠头饰颤颤巍巍异彩纷呈。看着这样的装扮,连走秀的模特都喜不自禁,走起来美不胜收,使人眼花缭乱。

我的另一个亲传弟子王娟,在我的第一期古代化妆造型研修班(开课于2014年7月18日)的结业作品上,她的作品是皇后戴的“金累丝九五至尊点翠嵌宝凤钿”,当时惊艳了全班。这顶凤钿的制作时对她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王娟去了故宫。在珍宝馆里,王娟在展品柜前,前前后后仔细地观看,并且用手机360°地拍照,回来之后对照图书照片仔细研究。这顶钿子的正面,钿胎整体均使用点翠网条加饰,口沿处镶有九只下垂流苏的点翠小凤,故而不需要再使用头围、口沿等钿花。凤钿正中有五只金凤穿缀珍珠的钿花,作为“正簪”,均垂流苏。钿子前后用各等级大小珍珠五百余颗,各种宝石二百余块。此钿子顶用钿花一块,即是一块大的头面,亦垂流苏。因为时间的关系,她在现有的材料上复制了这顶凤钿。7月28日,结业走秀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娟的凤钿,在众弟子的作品中力拔头筹。我建议王娟参加8月8日《全国总工会第一届风尚大赛》,一是锻炼自己,二是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是一场高手云集的、全国性的化妆大赛。王娟不敢掉以轻心,她严阵以待,不辞辛劳,亲自开车去延庆北影服装库里千挑万选寻找合适的清代朝服,做好了最后的冲刺准备。比赛的当天,我记得特别清楚,古装组是第四组,王娟又是古装组的最后一名,这些对参赛者都是不利因素。古装组可以说是强手云集,前面已走出了清新典雅头戴凤冠、眉间贴着小珍珠为面饰的“宋代皇后”;后面又走出了气宇轩昂不可一世的“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的大斗篷就占了半个舞台。在评委和观众的心里,大概冠亚军就在她们其中了,我也着实替王娟捏着一把汗。主持人孙佳成宣布大赛的最后一名选手清代造型,只见美若天仙身材高挑的模特,身穿大红繁复的绣花吉服,足蹬花盆底绣鞋,头顶金丝珍珠点翠,珠光宝气,每只凤口都衔有珠宝璎珞,摇曳生辉,真是极尽奢华。模特右手甩着一方大红绣花丝帕,步履轻盈,稳健如水上浮莲一般,移步走到舞台中央立定,向观众行清代的屈膝大礼。观众对模特的精彩表演及走秀报以热烈的掌声。主持人请出了参赛选手王娟,王娟介绍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了仿点翠,用正确的创作方法,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再现清宫瑰宝“金累丝九五至尊点翠嵌宝凤钿”,让在故宫展出的静态传统文物,今天重获新生!首届《风尚大赛》落下了帷幕,王娟荣获了古装组冠军的称号。

同年9月8日,贵阳色妆化妆教育集团的两位校长在省军区礼堂举办了年度新妆发布会。发布会的第一部分就是在研修班学习的仿点翠,两位校长曹琼和黄霞,都有很好的美术基础,她们在我的无底胎点翠技术的基础上,还使用了多种颜色,使古老的点翠变得多姿多彩、异彩纷呈,仿点翠在她们色妆教育集团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的四个校区的手工课上生根、开花。

湖北宜昌美奇妙彩妆艺术学校的两位校长刘颖、刘静,慕名参加了色妆2014年的新妆发布会后,于2015年双双专程赶到北京来学习仿点翠。翻过年的5月6日,经过精心准备,为期一年的《中国皇家宫廷点翠冠饰作品发布会》在宜昌拉开帷幕:5月6日18时,湖北宜昌美奇妙彩妆艺术学校在万达皇冠假日酒店皇冠厅举行“奇艺妙翠,大美中国——中华古代传承皇家(宫廷)点翠冠饰文化作品发布会”。据悉这是全国首次专场发布仿点翠作品的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有省市各级领导和嘉宾共六百多人,还邀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传承人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滑树林先生、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导演李金伟先生、中央电视台一套《中华民族》栏目编导侯树民先生、北京好好彩妆董事长张仁焕先生亲临现场。现场展演宫廷点翠原创手工冠饰22件。此次活动由我担任艺术指导,本次活动以文化、技能、传承为背景,其目的与意义是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瑰宝。北京工艺大师滑树林说:“发布会看起来是工艺,实际是文化,发扬国学的同时,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重获新生,发扬光大。”

发布会的开场,巍峨的紫禁城,“太后”身穿吉服带领着“小皇上”,走向登基的宝座。“太后”头戴镀金累丝点翠镶嵌珍珠宝石五凤冠,端庄大器,钿子用藤片做骨架,以青色丝线缠绕编成网状。钿上部圈以点翠镂空古钱纹为头面,下衬红色丝绒,钿口饰金凤凰六,钿尾饰金凤五,下饰金翟鸟七,均口衔各种串珠宝石璎珞,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从细部来解析,钿子的正面中央有横向金凤珍珠宝石“钿花”一块,凤口含流苏,作为“正簪”。“正簪”上方,即钿子的头围处,有头围头面一大块。所谓头围头面,指的是一种表面上没有过多装饰的钿花,一般用于其他钿花的底衬。之后在头围头面上,加饰金凤钿花三块,横向排列,构成复合的头围钿花。“正簪”下方口沿处,则用三块垂流苏的横向凤凰钿花来装饰。此钿背后,先用一大素头面作为底衬,然后在素头面上加饰金凤钿花五块,构成复合的钿背钿花。整个凤钿黄金、珍珠、各色宝石与点翠交相辉映、精美绝伦,惊艳了全场!

2016年8月全国总工会第三届《风尚大赛》的颁奖晚会上,出乎我的意料,曹琼、刘颖、刘静、蓝野、笑颜、申东等七个亲传弟子特意精心准备了仿点翠作品,要给我一个惊喜,并请我登台,把这份大礼送到我的手中,与在场的一千多名观众共同分享!国宝艺术后继有人,让人们对点翠技艺的未来充满了希冀。

标签:

热门推荐